“三步走”战略是怎样提出和发展的?
1978年2月26日,五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不但重申“在本世纪内全面实现四个现代化,使我国国民经济走在世界前列”,而且明确提出到20世纪末,我国农业主要产品的单位面积产量要达到或者超过世界先进水平,工业主要产品产量要分别接近、赶上和超过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等等一系列目标。无须说,五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提出的这些目标很是让人们振奋。但在当时的国力条件下,要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实现这些目标显然是难以做到的。
1977年和1978年这两年,先后有一大批各级领导干部访问和考察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他们走出国门之后深感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这段时间,邓小平自己也频繁出访,尤其是1978年10月出访了日本,1979年1月访问了美国。在访问期间,他与日美经济界、企业界人士有过广泛的接触,而且多次参观考察两国的现代化企业,切身感受到我国在生产力方面与世界的差距,开始意识到中国要在20世纪内实现西方国家那样的现代化是不现实的,中国的现代化必须分步骤分阶段进行,要有自己的发展路径。
在深入思考的基础上,邓小平提出了“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这个新命题。1979年3月21日,邓小平在会见外宾时指出:“我们定的目标是在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我们的概念与西方不同,我姑且用个新说法,叫做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3月23日,他在出席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的讲话中又说:“到本世纪末,我们大概只能达到发达国家七十年代的水平,人均收入不可能很高。”
1979年7月,邓小平第一次提出了人均一千美元这个标准,“如果我们人均收入达到一千美元,就很不错,可以吃得好,穿得好,用得好,还可以增加外援”。这里的人均收入一千美元,相当于后来所说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一千美元。到这时,邓小平所说的“中国式的现代化”目标已经比较具体了,从经济指标上就是到20世纪末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一千美元。
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首次提出了“小康”的概念。对于“小康”这个概念,邓小平后来多次说,他是在大平正芳的启发下提出来的,但他不是随口所说,而是经过思考的结果。1980年1月6日,在中共中央召集的干部会议上,邓小平说:“我们对于艰苦创业,要有清醒的认识。中国这样的底子,人口这样多,耕地这样少,劳动生产率、财政收支、外贸进出口都不可能一下子大幅度提高,国民收入的增长速度不可能很快。所以,我在跟外国人谈话的时候就说,我们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
邓小平关于小康社会的论述很快为全党所接受。1982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二大,正式将在2000年实现小康作为中国共产党在20世纪最后十几年经济建设总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二大正式确定了到2000年工农业年总产值翻两番的目标,但这个目标能否实现是邓小平十分关心的问题。邓小平说:“十二大说靠得住,相信是靠得住的,但究竟靠不靠得住,还要看今后的工作。”1983年2月,邓小平前往中国经济相对发达的江苏、浙江考察,这次江浙之行增强了邓小平对于到2000年翻两番实现小康的信心。
1984年10月,在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邓小平满怀信心地说:“现在看翻两番肯定能够实现。”“翻两番的意义很大。这意味着到本世纪末,年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一万亿美元。从总量说,就居于世界前列了。这一万亿美元,反映到人民生活上,我们就叫小康水平”。
1987年4月30日,邓小平第一次提出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他提出的“三步走”战略得到了1987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三大的肯定。十三大报告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部署大体分三步走。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个任务已经基本实现。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