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为笔 信念为墨 | 盐城东方集团奋力书写绿色发展生动答卷

发布时间:2025-05-15浏览人次:

  “污水是很脏的水,要经过几次处理才能变干净呢?”“我们生活中使用过的脏水都去哪了?”

  近日,来自盐城市日月路小学的40多名党媒小记者满怀憧憬与好奇,走进盐城东方集团所属的第三污水处理厂,展开了一场精彩的绿色环保探索之旅。通过实地参观,直观了解了污水处理的工艺流程、技术应用以及环保效果,不仅学到了很多水资源专业知识,也有助于孩子们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更好地支持环保事业的发展。据悉,这已经是该污水处理厂今年以来接待的第12批参观学生了。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今年是“两山”理论提出20周年。盐城东方集团始终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引领,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重点攻坚污水处理领域,成立东方水务、东欣水务、东瀚水务三家子公司的同时,先后提档升级第二污水处理厂,高标准建成第三污水处理厂,规划建设城东水厂,全方位夯实绿色发展生态基底,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盐城经开区注入强劲动能。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治污”战场之上,盐城东方集团交出了一份绿色发展的生动答卷。

坚持理念变革的“生态答卷”

  在“双碳”目标引领下,分布式光伏与污水处理厂的融合发展正成为城市绿色转型的重要实践。走进第二污水处理厂,在生化池和深度处理池的顶部,一排排光伏发电板在阳光照射下显得格外耀眼。“光伏板上发电、光伏板下净水”——光伏板对池体的遮挡可抑制藻类生长,提升污水处理效率,而光伏电力的自给自足,使污水处理厂从高耗能单元转变为绿电供应节点,第二污水处理厂也借此机会升级成了名副其实的“绿色工厂”。

  据测算,该项目的实施,年均发电量约90万度,相当于每年可节约标准煤310吨,意味着向大气中少排放了二氧化碳800吨,实现了土地资源集约化利用效益最大化,在创造绿色能源与降本增效双重价值的同时,满足了污水处理设施连续化生产的技术要求。

  再生水是污水经过技术处理后达到一定水质标准可再循环使用的水,是城市的“第二水源”,也是缓解水资源短缺的破题之钥。为了加强水资源高效利用,盐城东方集团“节”尽所能,千方百计用好再生水为城市“解渴”。在厂区外面建设3个取水点,24小时开放,供全区环卫、绿化等单位使用,每年有近10万吨再生水广泛用于细格栅反冲洗、脱水机房设备冲洗、道路冲洗、绿化灌溉等,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作出了积极贡献。

开启“绿色密码”的“技术答卷”

  不断提升污水处理效能,实现节能降耗是当下污水治理领域的重要课题,这离不开先进的污水处理工艺技术。

  盐城东方集团积极践行“双碳”战略,跳出传统治污思维,通过技术革新打造“减污降碳协同治理”新模式,构建“水—能—资源”全链条循环体系,提升再生水回用率,为园区企业提供长期稳定水源。

  在管理方面,该集团以智慧水务建设为抓手,打造“智能管理平台,通过曝气精准控制、药剂动态投加等多项节能算法,推动吨水处理能耗显著下降。

  在创新方面,通过在集团内部开展“微创新”活动,动员广大职工为提升水处理工艺、降本增效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先后探索出推流器水下打捞、配水井及污泥井技改方案、水解酸化池行走电机技术改造等多个兼具实用性与经济效益的“金点子”,进一步降低了生产运营成本、提高了整体生产效率。

坚定党建引领的“红色答卷”

  处理池中泛起的水花,不仅是技术的力量,更是初心的回响。在建设美丽中国的新征程上,每个污水处理厂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神经末梢”,每名党员都应成为绿色发展的“细胞单元”。

  东方、东欣、东瀚三家水务子公司以党支部为依托,坚持“党建引领生产,党员身在一线”的“党建+”工作理念,着力将基层党建融入日常工作各个环节,形成了“水润旗红”特色品牌。

  在污水处理一线,当整个城市还没有苏醒时,他们就已经抖擞着精神穿梭在厂区的各个角落,检测设备,记录数据;当深夜降临,中控室的灯光依然明亮,他们炯炯有神紧盯屏幕,随时准备应对突发状况;当暴雨来袭时,别人都在躲雨,他们却要迎着风雨奔赴现场,雨越大,他们的神经绷得就越紧。他们的工作服上总是沾着泥渍或是油渍,身上带着淡淡的消毒水的味道,但正是这些痕迹,见证着他们的无怨无悔和初心使命。他们用坚守诠释责任,用汗水守护碧水。他们的平凡坚守和默默付出,筑牢了城市污水处理最后一道安全防线。

图片新闻

MORE